明朝名臣杨博的父亲杨瞻曾经在淮扬地方经商,当时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,将一千金寄放在杨家,请杨瞻暂时代为保管。不料那盐商离开以后,竟然一去不回。杨瞻不知如何才好,便将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,上面种植花卉,并派人到关中去寻找。后来找到了盐商家,不料那盐商已经去世了,家中只有一个儿子。
杨瞻得知消息后,便邀请那商人儿子到杨家来,指着花盆说:“这是你父亲生前所寄托的金钱,现在就交由你带回去吧!”那商人的儿子感到非常惊奇,不敢收取。杨瞻说:“这是你家的财物,何必推辞呢?”于是说出原由,那商人的儿子非常感动,于是叩谢携带那笔金钱回去。
杨瞻受人之托,自始至终忠人之事,虽然托寄人发生变故,不来取回,可是杨瞻不为钱财所动,不但一介不苟,还千里迢迢寻访其人,并将财物交还遗孤,具有可以托孤寄命的人格操守。